En 简体 繁體

     

[古文献学讲义] 《古文献学讲义》笔记3:目录学-史部 第1-6节

[复制链接]
查看614 | 回复0 | 2023-7-16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需单独注册,微信一键永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次大纲(目录学·史部 第1-6节)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纪传

第三节 编年

第四节 纪事本末

第五节 杂史



目录学·史部 第1-6节


第一节 概说

一.怎样讲史部

(一)史部的分类历史

1.刘歆《七略》、班固《汉书·艺文志》,史书著录在六艺的“春秋”一类里。

2.四部分类法,和经、子并列。

3.《四库提要》在史部下分: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共十五类。

4.正史、编年、纪事本末是我国古代史书的三种主要体裁

(二)本书将史部的方法

只讲经籍之目即书目,故而按照纪传、编年、纪事本末、杂史、载记、传记、诏令奏议、政书、地理、目录、史评十一类来讲授。


一.主要参考书

(一)金毓黻的《中国史学史》。

(二)柴德赓的《史籍举要》,《二十四史》尤好。

(三)王树民的《史部要籍解题》


第二节 纪传


一.纪传史和正史

(一)史书的格式

1.《史记》: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2.《汉书》:本纪、志、表、列传,成为纪传体史书的固定格式。

3.本纪、列传一定有,故习惯称之为“纪传体”、“纪传史”

(二)正史和纪传之间的关系

1.把纪传史称之为正史的源流:

1)《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没规定纪传史中哪几种算是正史,只要是纪传体的都可进入正史类。

2)盛唐时刘知几撰写《史通》的“古今正史”篇,甚至把《尚书》《春秋》和《十六国春秋》都算在正史里面。

   (3)比较严格地把纪传史入正史:南宋初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南宋末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

4)正史的品种名目定型与文天祥“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

2.为什么将纪传史称为正史?

因为纪传史的纪、志、表、传这种体制齐全,于是有正史之称,但没有把编年史、杂史摒弃为不正之史。


二.二十四史

(一)《二十四史》的形成

    1.魏晋南北朝,《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为《三史》;

    2.唐,《史记》《汉书》和《后汉书》为《三史》,科举考试设置“三史科”;

    3.大概清代,《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又称前《四史》;

    4.南宋绍兴十四年,,以《宋》《齐》《梁》《陈》《魏》《北齐》《周书》为《眉山七史》

    5.《二十四史》排列次序:先南朝的《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再北朝的《魏书》《北齐书》《周书》加上《隋书》,然后才是《南史》和《北史》。

    6.南宋《十七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加上《新唐书》《新五代史》共十七部,《旧唐书》《旧五代史》被排挤掉不曾算进去。

    7.明代《二十一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加上《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共二十一部,除掉《旧唐书》和《旧五代史》。

    8.乾隆十一年十二月刻成《二十一史》,加上《旧唐书》成为《二十二史》,但囿于习惯,十二年二月的御制序仍曰《重刊二十一史序》,而版心也一律刻作“乾隆四年校刊”。其后辑成《旧五代史》付刻,版心方如实题作“乾隆四十九年校刊”。再加上《明史》,《二十四史》之称即起于此时。

    9.今本前十五史成书先后: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宋书、南齐书、魏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晋书、南朝书、北朝书。(来自陈垣《史源学杂文》:《廿二史札记》-列传名目沿革条正误)

(二)《二十四史》的内容

1. 《史记》,有本纪、表、书、世家、列传,西汉司马迁撰,参考司马谈史稿

   (1)书名形成过程:《汉书·艺文志》称《太史公》百三十篇;《隋书·经籍志》才称之为《史记》一百三十卷

2)《史记》“三家注”:东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

31934年日本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搜罗多种旧本和成果作考证,收宋以来刻本未见过的日本东北大学藏庆长宽永活字本《史记》上栏标记《正义》一千二三百条。日本水泽利忠为泷川书撰写了《校补》。

2. 汉书一百卷,有纪、志、表、传,东汉班固撰,参班彪旧稿

   (1)注本:唐颜师古注,水平不高。清王先谦《汉书补注》、杨树达《汉书窥管》,有用。

3.《后汉书》一百二十卷,有本纪、列传,宋范晔撰。志,司马彪撰。

    (1)注本:

①本纪、列传:章怀太子李贤注,实出于张大安、刘纳言之手。清王先谦《后汉书集解》,有用。

②志:萧梁刘昭注。

    4.《三国志》六十五卷,分《魏书》《蜀书》《吴书》,有本纪、列传,西晋陈寿撰。

    (1)注本:近人卢弼撰《三国志集解》、王先谦

5.《晋书》一百三十卷,有纪、志、传,唐房玄龄等奉敕撰。

1)吴士鉴撰《晋书斟注》

6.《宋书》一百卷,有纪、志、传,萧梁沈约撰。

7.《南齐书》五十九卷,有纪、志、传,萧梁萧子显撰。

8.《梁书》五十六卷,只有纪、传,题唐姚思廉奉敕撰。是个人执笔的官修。

9.《陈书》三十六卷,只有纪、传,题唐姚思廉奉敕撰。

10.《魏书》一百十四卷,有纪、传、志,题北齐魏收奉敕撰

11.《北齐书》五十卷,只有纪、传,题唐李百药奉敕撰。

12.《周书》五十卷,只有纪、传,题唐令狐德棻等奉敕撰,令狐为主要执笔者。

13.《隋书》八十五卷,有纪、传,唐魏徵等奉敕撰,志三十卷本名《五代史志》,唐长孙无忌等奉敕修五代志,修成后并入《隋书》。

14.《南史》八十卷,有纪、传,唐李延寿撰。用南朝的《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综合加工改造而成。

15.《北史》一百卷,有纪、传,唐李延寿撰。用北朝的《魏书》《北齐书》《周书》加上《隋书》综合加工改造而成。

《二十四史》排列次序:先南朝的《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再北朝的《魏书》《北齐书》《周书》加上《隋书》,然后才是《南史》和《北史》。

16.《旧唐书》二百卷,本命《唐书》,有纪、志、传,后晋刘昫等奉敕撰,监修的赵莹。尤为有功。

17.《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有纪、志、表、传,北宋欧阳修、宋祁奉敕重修,宰相曾公亮上进书表。

18.《旧五代史》一百五十卷,《目录》二卷,本名《五代史》,有纪、传、志,宋薛居正等奉敕撰

19.《新五代史》七十四卷,《目录》一卷,本命《五代史记》,有纪、传、考、世家、四夷附录,北宋欧阳修撰,

    (1)注本:附有徐无党的注,彭元瑞利用薛史给《新五代史》作注,撰成《五代史记注》七十四卷。

20.《宋史》四百九十六卷,有纪、志、表、传,本题元脱脱等奉敕撰。

21.《辽史》一百十六卷,有纪、志、表、传,本题元脱脱等奉敕撰。

22.《金史》一百三十五卷,有纪、志、表、传,本题元脱脱等奉敕撰。

23.《元史》二百一十卷,有纪、志、表、传,明宋濂等奉敕撰。

24.《明史》三百三十六卷,有纪、志、表、传,清张廷玉等奉敕撰。实以康熙时明史馆万斯同等学人撰写者为蓝本加工而成的。

以上为《二十四史》

26.《新元史》二百五十七卷、《新元史考证》五十八卷,柯劭忞撰。

27.《清史稿》五百三十六卷,有纪、志、表、传,民国赵尔巽主持的清史馆所撰修。

1)印本:有关内、关外两种印本,关外本有张勋、康有为传,其后又有据关外本删去《时宪志》六卷,并增删附传,成五百二十九卷,连目录五卷为五百三十四卷,也叫关外本。

(三)《二十四史》的主要版本

1.明南京国子监本据旧书版《二十一史》。

2.万历时北京国子监重刻了一套版式字体整齐划一的《二十一史》。

3.崇祯时毛晋汲古阁据宋元旧刻,统一字体板式刻《十七史》。

4.乾隆时武英殿刻殿本《二十四史》,除《明史》外没卷后附有“考证”。

5.同治光绪时金陵书局和江苏、扬州、浙江、崇文四书局据毛晋汲古阁本《十七史》、殿本和其他本子合刻《二十四史》。

6.民国十九年,商务印书馆张元济主持刻《百衲本二十四史》。1958年有精装本。

7.民国二十四年,开明书店将《新元史》和殿本《二十四史》影印了大本精装的《二十五史》。

8.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点校本《清史稿》,是通行常用的本子。

9.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上海书店将二次关外本《清史稿》和殿本《二十四史》影印了《二十五史》。


三.二十四史的重要性及其读法

(一)重要性

1. 秦汉以至魏晋南北朝和隋,《史记》《汉书》直到《南史》《北史》就都成为了第一手资料,并且很少再有其他第一手资料可利用。有其他大量第一手资料可利用要到唐和唐以后,但如说最有系统最称完善最为全面的,还得推从新旧《唐书》到《明史》以至《清史稿》这些纪传史。

2. 历史的主体或说骨干还得靠纪传史书来建立,血肉也多数得靠纪传史书来丰满。

(二)读法:从列传开始,再读本纪。结合诏令、《食货志》《艺文志》《儒林》《文苑》等类传来研究。


四.二十四史的辅助书籍

(一)清乾嘉时的三部史学名著

1.《廿二史考异》一百卷,钱大昕撰。指《二十一史》加上《旧唐书》,当时《旧五代史》尚未刊行,明史因为时代近也没有加进去。宋元两代史事功力尤深。

2.《十七史商榷》一百卷,王鸣盛撰。读汲古阁本《十七史》时所撰写的,在校勘考证上不如钱氏《考异》的精密,而所诠解典章制度及评论史书得失,指导如何阅读,对后学却大有帮助。

3.《廿二史札记》三十六卷、《补遗》一卷,赵翼撰。指《二十一史》、新旧《唐书》合为一史,新旧《五代史》合为一史,《明史》共《二十二史》。模仿清初顾炎武的《日知录》,用所谓“属辞比事”的归纳方法把有关史料搜辑到一起,不仅评论诸史撰写的得失,更着重对历朝多种历史现象作评析。赵氏在此前还撰有《陔余丛考》四十三卷,其中讲史书部分与《笥记》互有详略,也很可读。

(二)《二十四史》的志、表补缺工作

1.开明书店《二十五史补编》,其后又由中华书局一再重印。

2.公认高水平的有:邓广铭的《宋史职官志考证》和《宋史刑法志考证》,唐长孺的《唐书兵志笺证》。姚薇元的专著《北朝胡姓考》其实也可说是对《魏书·官氏志》的笺证,为治北朝史事者所重视。

3.1997年《二十四史人名索引》,极为有用。


五.其他纪传史

(一)《东观汉纪》二十四卷,是东汉时史官陆续修成的本朝史书,有纪、志、表、传。《隋书·经籍志》著录一百四十三卷,说是起光武记注至灵帝,长水校尉刘珍等撰”。到范晔《后汉书》风行后逐渐佚失。这二十四卷是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

(二)《东都事略》一百三十卷,南宋初王称私撰的北宋史,有纪、世家、列传。所记史实有可补正元人所修《宋史》之处。

(三)《路史》四十七卷,南宋罗泌撰。其中“前纪”述初三皇至阴康、无怀之事,“后纪”述太昊至夏履癸之事,“国名纪”述上古代诸国姓氏地理,下至两汉之末,“发挥”“馀论”则辨难考证之文。此书保存了不少有关古史的神话传说,颇有价值。

(四)《契丹国志》二十七卷,有纪、传并杂录多卷,题南宋叶隆礼撰

《大金国志》四十卷,记金太祖至哀宗事,有纪、传并杂录多卷,题南宋宇文懋昭撰。其实与《契丹国志》均为元人伪作,由建阳书坊刊刻欺世。后者邓广铭有《再论〈大金国志〉和〈金人南迁录〉的真伪问题》一文,作了详细的论证。

(五)《晋略》六十卷,清周济撰,有纪、表、列传、国传(相当于《晋书》的《载记》、彙传(类传),道光时刊刻行世后,颇为时人所重视,认为识见超越了《晋书》。其实只是据《晋书》改写,并无史料价值,今天研究两晋史事不宜引用。


第三节 编年


一.早期的编年史

(一)《竹书纪年》,《春秋经》和《左传》在经部。

1.战国魏国史官所记,西晋时出土。

《晋书·東皙传》说:“太康二年,汲郡人不準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事接之,三家分,仍述魏事,至安厘王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书,大略与《春秋》皆多相应。”

2.南北宋之际失传后关于《竹书纪年》的著作

1)明人《竹书纪年》二卷,伪撰。

2)清朱右曾由《史记索隐》《水经注》《太平御览》等古籍中搜辑佚文,编成《汲冢纪年存真》。

3)在朱辑《存真》的基础上再事增补,撰写《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一卷,又撰写《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二卷,逐条寻找明刻伪本之所依据。

3.《竹书纪年》的价值

可以补正《史记》战国部分的脱误,对研究战国历史有帮助,夏商西周史事不足凭信。

(二)东汉至魏晋南北朝纪传史占优势,编年史传下来的有:

1. 《汉纪》三十卷,东汉荀悦撰,从史料角度讲并无价值,不宜引用。

2. 《后汉纪》三十卷,东晋袁宏撰,因为写成在范晔《后汉书》之前,有些记载较范书精确,可以和范书同样引用。


二.通鉴

(一)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简称《通鉴》,与司马迁《史记》合称“两司马”。

1.时间:编年体接续《左传》,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写起,写到公元959年周世宗去世赵宋朝建立的前夕。

2.书名:修成前八卷在治平三年进呈时题名《通志》,元丰七年书成进呈,神宗赐名《资治通鉴》。

3.作者:分工执笔者有刘攽、刘恕、范祖禹,而由司马光一手主持并删定全书。

4.史料价值:

1)隋以前最好引用纪传史而不宜用《通鉴》。

2)《通鉴》的唐五代部分不仅和新旧《唐书》《五代史》有同等的史料价值,甚至有些地方还会高一些。

3)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三十卷,优点:可知道《通鉴》如此记载是根据何书;《考

异》引用保存了若干失传古籍的片断。

(4)司马光《资治通鉴目录》三十卷,大事记。不被重视。

(5)《稽古录》二十卷,简略的编年史。不被重视。

5.注本:宋胡三省的注。抗战时期陈垣《通鉴胡注表微》评论胡氏的史学成就及爱国思想。


三.通鉴的续书和其他编年史

(一)南宋人续《通鉴》的,有:

1.《续资治通鉴长编》五百二十卷,南宋李焘撰。

1)时间:从北宋太祖记至钦宗。

2)“长编”的含义:先抄集资料成为“长编”然后提炼笔削成书。

3)史料价值:资料实在搜集得很丰富,而且写明引用何书,因而极受今日研治北宋史事者重视。

2.《三朝北盟会编》二百五十卷,南宋徐梦莘撰。

1)时间:北宋政和七年海上之盟到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间宋、金的交涉用兵。

2)史料价值:纪事按年,每年先立一纲,以下取诸家之说,全录原文,为研究者所重视。

3.《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二百卷、《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四十卷,南宋李心传撰。

1)时间:《要录》是高宗朝三十六年的编年史,和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相衔接。《朝野杂记》辑录高宗至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史料,分甲乙二集,每集分门类编列,与会要性质相同。

2)史料价值:这《要录》《杂记》因为史料多,也一向受到重视。

4.补《通鉴》而记三家分晋前事的编年史:《通鉴外纪》十卷《目录》五卷,刘恕所撰,从伏羲写起。《通鉴前编》十八卷《举要》三卷,南宋金履祥撰,从尧写起。不足信据。

(二)明人续《通鉴》的,

1.《宋元资治通鉴》一百五十七卷,明薛应旂撰。无史料价值。

(三)清人续《通鉴》的,

1.乾隆末年《续资治通鉴》三百二十卷,题清毕沅撰,实由其门下邵晋涵编写。

1)时间:续宋、元两代。

2)史料价值:北宋部分尚好,元代较简略,总的看质量不算高,可供阅读而不宜引用。

2.《明纪》六十卷,清陈鹤撰后八卷其孙克家续成。

3.《明通鉴》九十卷、《前编》四卷、《附编》六卷,清夏燮撰。有参考价值,胜于《明纪》。

(四)纲目体的编年著作,有影响的有:

含义:“纲”“目”的办法,即仿《春秋》以简要的话记所发生之事,作为“纲”;纲下面再详述事情的细节经过,叫做“目”。

1.《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凡例》一卷,由朱熹手定《凡例》,其门人等依《凡例》撰“纲”、“目”。“纲”“目”的质量并不高,远不足以取代《通鉴》原书。

2.《御批通鉴纲目》五十九卷、《通鉴纲目前编》一卷、《外纪》卷、《举要》三卷、《通鉴纲目续编》二十七卷,这是清圣祖在明季陈仁钖刻本《通鉴纲目》上加评论史事之语,康熙四十七年由宋荦刊刻成书。御批有用。

3.《御批通鉴辑览》一百十六卷附《明唐桂二王本末》三卷,乾隆三十二年奉敕撰。起自黄帝,讫于明末,用纲目体,加上清高宗的所谓“御批”。御批有用。

4.《纲鉴易知录》一百零七卷,清吴乘权撰。简略易读,常作为读本,价值不大。


四.起居注和实录

(一)起居注和实录的含义

1.起居注:逐日所记皇帝有关国家大事的言行。

2.实录:根据起居注和编集的以皇帝名义发布的制、诰、德音等种种诏令,在新皇帝即位后绐老皇帝撰修“实录”。

(二)唐传下来的实录有:

1.《大唐创业起居注》三卷,唐温大雅撰。

1)时间:记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到正式称帝三百五十七日的事情。

2)史料价值:从中可看出李渊实是起兵的首谋者组织者,二郎李世民和大郎李建成的作用大体相埒,别无殊勋。

2.《顺宗实录》五卷,唐韩愈撰。

3.其余已失传的唐代实录,则可从《通鉴考异》所引用的窥其一鳞半爪,也可以从明洪武刻本《贞观政要》中查看,因为唐玄宗时吴兢所撰《贞观政要》十卷,也是利用《太宗实录》的记载分类编辑成书的,通行的注本已经注者元人戈直改窜,有失《政要》的本来面貌。

(三)宋代的实录有:

1.《太宗皇帝实录》残本二十卷,是南宋馆阁所抄,再配上别的旧抄本,《四部丛刊三编》曾收入影印。

(四)宋后的实录有:

1.《元朝秘史》,原名《蒙古秘史》,是用蒙古文撰写的蒙古太祖成吉思汗和太宗窝阔台汗的编年史,实际上也是一种实录。

2.《明实录》一千九百二十五卷,包括太祖至熹宗十三朝,所保存的史料远多于《明史》,极为研究者重视。

3.《清实录》,包括太祖至德宗十一朝。多改窜。

4.《东华录》,据《清实录》摘抄编纂的编年史。少改窜。

1)最早是乾隆三十年蒋良骥摘抄太祖至世宗成书三十二卷。

2)光绪时王先谦续抄高宗至宣宗成书二百三十卷,并增补蒋录扩至一百九十五卷,合称《九朝东华录》

3)潘颐福辑《咸丰朝东华录》,王先谦增补成一百卷,又自辑《同治朝东华录》一百卷,合称《十一朝东华录》。

4)德宗光绪朝的则有朱寿朋辑成《东华续录》,通称《光绪朝东华录》。


第四节 纪事本末


一.通鉴纪事本末及其继起者

(一)《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撰。二百三十九个标题。

1.时间:从“三家分晋”开始到最后“世宗征淮南”。

(二)《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一百五十卷,南宋杨仲良撰。

1.史料价值:可以补足李焘《长编》今传本缺失徽、钦两朝。

(三)《宋史纪事本末》二十六卷,一百零九个标题、《元史纪事本末》四卷,二十

七个标题,明陈邦瞻撰。

(四)《明史纪事本末》八十卷,清谷应泰撰。八十个标题。

1.史料价值:撰写在《明史》之前。

(五)《续通鉴纪事本末》一百十卷,清李铭汉撰。据毕沅《续资治通鉴》编撰,以续袁枢之书,每卷立一标题共一百一十个标题。


二.纪事本末体的其他要籍

(一)《左传事纬》十二卷《附录》八卷,清马骕撰。一百零八个标题。

(二)高土奇撰《左传纪事本末》五十三卷。不如马书。

(三)《绎史》一百六十卷,也是马骕撰,是广搜上古到秦末的有关记载,纂成以纪事本末体为主,参以编年、纪传等方式的资料汇编书,每条资料都注明出处,对研究先秦史很有用处。但资料中真伪杂陈,使用者当具备一点文献的辨伪能力。

(四)《圣武记》十四卷,清魏源撰。记述清建国到道光时的多次征战。

(五)《湘军志》十六卷,清王闿运撰记述湘军的战迹及编制等,文笔好。

(六)《安禄山事迹》三卷,唐姚汝能撰。记安史之乱的本末。

(七)《奉天录》四卷,唐赵元一撰。记唐德宗时泾师之变的本末。


第五节 杂史


一.唐以前杂史

(一)杂史范围:包括《四库提要》的史部杂史类和子部小说家类杂事之属。

(二)主要的杂史:

1.《西京杂记》六卷,东晋葛洪撰。记西汉遗闻佚事,颇有可信据者。

2.《世说新语》三卷,刘宋刘义庆撰,萧梁刘孝标注。记汉末至晋清谈盛行时期的遗闻佚事,注所引书后多散佚,故注与《新语》原书并为研治文史者所重视。


二.唐五代杂史

(一)《大唐新语》十三卷,唐刘肃撰。分三十类记唐高祖至代宗朝事。

(二)《因话录》六卷,唐赵璘撰。分君、臣、人、事、物五部,记至宣宗朝。

(三)《唐摭言》十五卷,五代王定保撰。记述唐科举掌故及遗闻佚事。

(四)《北梦琐言》二十卷,五代孙光宪撰。记述唐武宗以后下讫五代事。

(五)《南部新书》十卷,北宋钱易撰。记唐及五代事。

(六)《唐语林》辑本八卷,北宋王谠撰。原本十卷,摘抄唐小说杂史五十家的文字,分编五十二门,已佚失,今八卷本是修《四库全书》时据明刻残篇二卷本益以辑自《永乐大典》者重编成书。


三.宋元杂史

(一)《涑水纪闻》二卷,北宋司马光撰。记宋太祖至神宗朝事。

(二)《挥廑前录》四卷、《后录》十一卷、《三录》三卷、《余话》二卷,南宋王明清撰。记北宋至南宋初事。

(三)《清波杂志》二十卷、《别志》三卷,南宋周辉撰。记南北宋事。

(四)《桯史》十五卷,南宋岳珂撰。记南北宋事。

(五)《四朝闻见录》五卷,南宋叶绍翁撰。记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事。

(六)《归潜志》十四卷,元刘祁撰。记金末及哀宗亡国时事。

(七)《辍耕录》三十卷,元陶宗仪撰。记元朝野旧事,兼详末年东南战乱。


四.明清杂史

(一)《万历野获编》三十卷、《补遗》四卷,明沈德符撰。记明开国至万历时朝野旧闻近事,后人分类重编,即此三十卷本。

(二)《酌中志》二十四卷,明刘若愚撰。详明万历以来有关宦官的掌故及魏忠贤擅政等事,刘本人即明宦官,所述可信据。

(三)《明季北略》二十四卷、《明季南略》十八卷,清初计六奇撰。《北略》杂记明万历四十四年至崇祯十七年明亡史事。《南略》杂记福王元年至清康熙元年明永历帝被杀的南明史事。

(四)《养吉斋丛录》二十六卷、《余录》十卷,清吴振棫撰。记述清初至同治以前的典章制度及史事。


第六节 载记


一.先秦汉晋的载记

(一)载记的含义:古人把记地方政权的史书称为“载记”。

(二)《国语》二十一卷,吴韦昭注。

1.非左丘明著,非《左传》前身,非,刘歆据以伪撰《左传》,剩余的就是今本《国语》。

2.其中“周语”“鲁语”“晋语”“郑语”“楚语”时代较早,“齐语”较晚,“吴语”“越语”最晚,肯定成于《左传》之后。

3.注本:清人董增龄撰《国语正义》,民国时徐元诰撰《国语集解》。

(二)《战国策》三十三卷,东汉高诱注,今传本为南宋姚宏重校。又有南宋鲍彪注本十卷,元吴师道校注本十卷,均可参考。

1.诸国策,实际多属纵横家所撰写,有人推测是汉初蒯通所编集。

2.其中所说不都是事实,不能无条件信从。

(三)《吴越春秋》十卷,东汉赵煜撰,元徐天祐音注。

(四)《越绝书》十五卷,东汉袁康撰,吴平属定文词。时代明显在《左传》和《国语》的“吴语”“越语”之后,多数是汉人的传说,但也记述了若干吴、越的古迹,保存了若干先秦以至汉人的神秘信仰,均颇有价值。

(五)《华阳国志》十二卷、附录一卷,东晋常璩撰。所记起自先秦,下讫东晋永和三年,史事翔实,间及神话传说亦可宝贵。


二.唐五代的载记

(一)《蛮书》十卷,唐樊绰撰。书成于懿宗初年,详记南诏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原书已佚,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辑出。近人向达有《蛮书校注》,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

(二)《南唐书》三十卷,北宋马令撰。用纪传体记述南唐的历史,最后的“建国谱”即地理志,“世系谱”叙南唐国主李氏之所从出。虽其后陆游之书出,此书仍有史料价值。

(三)《南唐书》十八卷,南宋陆游撰,《音释》一卷,元戚光撰。也是用纪传体记南唐史,向称简核有法,胜过马令书。

(四)《吴越备史》四卷、《补遗》一卷,旧说北宋范坰、林禹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认为是北宋时钱俨所撰,用编年体记钱氏吴越国的历史。

(五)《十国春秋》一百十四卷,清吴任臣撰。用纪传体记述五代时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楚、吴越、闽、荆南、北汉十国的历史,内容充实,且兼有考订,遗憾的是很多记事不注明出自何书,有碍利用。





  下次推送《古文献学讲义》目录·史部的后半部分,即第七节传记、第八节诏令奏议、第九节政书、第十节地理、第十一节目录和第十二节史评。

作者:不确定uncertain
编辑:不确定uncertain


欢迎大家关注读不懂书屋和b站up主以梦为鹿515~
若想进“读不懂”交流会大群或每个交流会的小群,
请联系微信号:dubudongshuwu(拥抱不确定)


上一篇:《古文献学讲义》笔记2:目录学-经部 第3-7节
下一篇:《古文献学讲义》笔记4:目录学-史部 第7-12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