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简体 繁體

     

[疯狂数学家] 阿贝尔:对未来,永远不要失去信心!

[复制链接]
查看347 | 回复0 | 2022-6-17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需单独注册,微信一键永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f1dac3128b5cae19d114df108d512ca9.jpeg

这是【疯狂的智人】第 022 篇文章疯狂的数学家】第 022 篇文章
尼尔斯·亨里克·阿贝尔出生于1802年8月5日的挪威,他的父亲是小地方的一个牧师,他的家族的知识水平都挺高,几位祖先都是杰出的神职人员。但尽管如此,当时的挪威很穷,阿贝尔一家总共有7个孩子,父亲要养活这一家子,非常不容易。
f1fcf533a2e0bb2b93e1ced40c680d9e.png

尽管如此,但阿贝尔的家庭是充满幸福与爱的,他很小就展露出了自己的数学天赋,在老师伯恩特·米夏埃尔·霍尔姆伯的引荐下,他阅读了不少数学上的名著。
当阿贝尔18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年仅48岁,照顾母亲和6个兄弟姐妹的担子落到了年轻的阿尔贝身上。阿贝尔是一个天生乐观且豁达的人,他自愿承担起了这一重任。一方面,他给人当数学老师填补家用,另一方面,他没有放弃对数学的兴趣。
老师霍尔姆伯非常欣赏阿贝尔,认为他是一个难得的数学天才,并积极为他寻找补助金。
阿贝尔在数学上的第一个贡献,在于证明了一元五次方程没有通式。在阿贝尔之前,就有许多数学家深入研究这个代数问题,但都未能所愿。我们都知道,一元二次方程有求根公式,甚至就连一元三次方程与一元四次方程都有求根公式。但更高次,比如一元五次方程有没有求根公式呢?
大家认为是有的,但一直都没有人能给出答案。阿贝尔却从代数上证明了这个是不可能的。那年,他只有19岁。
12f3ed0f4f439bdd1857d27a6d510376.png

也就是在这一年,阿贝尔在克里斯蒂安尼亚大学做完了必需的工作,他的老师一直在帮助他免于贫困。后来,阿贝尔决定去当时的数学王国法国去看一看,他一想起那些伟大的数学家就兴奋不已,比如柯西、比如傅里叶,他甚至还想去德意志看一看,去拜访那位数学的王子高斯。
阿贝尔的朋友说服了挪威政府,资助这位年轻人去国外闯荡闯荡。阿贝尔为了引起注意,写了一篇论文,但很遗憾的是,这篇论文被大学遗失了。
阿贝尔为此延期了自己的行程,但在这一段时间里,他并没有虚度光阴,反而学习了法语和德语,算是为今后的生活做准备。
终于,挪威政府最终给了阿贝尔一年的生活费,尽管当时的政府也很穷。1824年,阿贝尔完成了一篇论文《一元五次方程没有代数一般解》,他希望这篇论文可以给他带来应有的荣誉与成就。他将这篇论文寄给了高斯,可结果这位数学王子看都没看一眼,就随手丢弃了。
实际上,在阿贝尔之前,就已经有很多人研究过一元五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这个问题在数学界也已经成了一门显学。然而,在这个数学迷宫中,至今还没有人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高斯收到了阿贝尔的论文,觉得他年纪太轻,下意识认为他是在胡说八道,甚至蹭流量。
这就好比,在中国曾有一段时期,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成了一股热,似乎每一个人都能写出一些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而后发给中科院。然而,一百封信中,几乎都在胡说八道,哥德巴赫猜想已经泛滥成灾,正如当时的一元五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70392434f2ca28f98bbf28b5f06228d5.jpeg

高斯的冷漠对待,让阿贝尔对这位数学王子的看法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他讨厌高斯,认为德国人将他捧得太高了点。
1825年,阿贝尔前往柏林,认识了一位业余数学爱好者奥古斯特·利奥波德·克列尔,他因为建造了德国第一条铁路而有了第一桶金,而后在德国创办了《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杂志。克列尔慧眼识金,认为阿贝尔是一位难得的数学天才。
此后,克列尔无论到哪都会带着阿贝尔,也邀请他在自己创办的数学杂志上发表文章。
1826年,阿贝尔来到了巴黎,拜访了当时的几位数学家,并且完成了一份有关超越函数的研究报告。这些工作展示出一个代数函数理论,现称为阿贝尔定理,该定理也是后期阿贝尔积分及阿贝尔函数的理论基础。
2cda9fcc436628a8e7bdaf159abeea10.png

然而,阿贝尔在巴黎依旧被冷落,他曾经把他的论文《论非常广泛的一类超越函数的一般性质》寄到了巴黎科学院,希望可以引起大家的重视。有意思的是,这一次负责审查阿贝尔论文的是柯西,和伽罗瓦的遭遇一样,柯西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而且,柯西的论文都写得巨长,因此阿贝尔短短六页纸的论文根本提不起他的兴趣。就这样,阿贝尔和伽罗瓦一样,都被柯西错过了。
后来,柯西重新翻阅了阿贝尔的论文,并将其发表在《法兰西科学院著名科学家论文集》,不过这都是后话了。1830年,科学院补偿了阿贝尔,但那时他已经去世了。
当阿贝尔离开巴黎之时,他患上了病,最初,他以为只是感冒,后来才知道是肺结核,这在当时来讲,是不治之症,意味着死亡。
回到挪威之后,他已经身无分文,贫穷的阿贝尔欠下了很多债,他只好靠教书及收取大学的微薄津贴为生。期间,他并没有放弃对数学的热爱,他写了很多论文,主要是方程理论及椭圆函数,也就是有关阿贝尔方程和阿贝尔群的理论。
不过,阿贝尔的身体也逐步恶化,当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之时,他在昏迷中还喊着:“我要为我的生命奋斗!”
1829年4月6日凌晨,阿贝尔去世,年仅27岁,准确来说是26年8个月。在他人生中的最后关头,他的未婚妻始终不离不弃,陪伴在他身边。而且,他的未婚妻不允许别人来照顾他,她说:“我要单独占有这最后的时刻。”
阿贝尔死后,他的老师将他的著作整理了出来,于1839年出版了他的文集。阿贝尔在数学方面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除了五次方程之外,他还研究了更广的一类代数方程,后人发现这是具有交换的伽罗瓦群的方程。为了纪念他,后人称交换群为阿贝尔群。阿贝尔还研究过无穷级数,得到了一些判别准则以及关于幂级数求和的定理。这些工作使他成为分析学严格化的推动者。
阿贝尔死去两天后,克列尔兴致冲冲地来信了,说他的谈判终于成功了,阿贝尔将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数学教授。
这份迟来的荣誉,对于阿贝尔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ccc5ac94c35ab4a18e900890e5997bf5.png 3bf00ab070a4793620c43bfc7c5e9b11.png 21606bc67e8e738ddeef7285e79a1f65.jpeg d0df3bd8d866b1e6357e75476f991f6c.jpeg

         

上一篇:伽罗瓦:我要把国王的头砍下来当球踢!
下一篇:埃尔米特:敌人的数学也是数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