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简体 繁體

     

[疯狂数学家] 西尔维斯特:四处漂泊的犹太单身数学家,一生都在战斗

[复制链接]
查看441 | 回复0 | 2022-6-17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需单独注册,微信一键永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f1dac3128b5cae19d114df108d512ca9.jpeg

这是【疯狂的智人】第 033 篇文章疯狂的数学家】第 033 篇文章
詹姆斯·约瑟夫·西尔维斯特是一个犹太人,他是几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那一个,于1814年9月3日出生于伦敦。
13ab2de6378a1aa4397a4982560933c8.png

实际上,这个名字也不是他的本名,他有一个哥哥后来跑去了美国,并用了“西尔维斯特”这个姓氏,于是几个兄弟姐妹也都照猫画虎,用了这个姓氏。说实话,这个名字听起来不像一个犹太名。
特特从小就很聪明,对数学极为感兴趣,15岁时进入利物浦皇家学院,并在那里取得了数学上的优异成绩。尽管他用姓名试图掩盖自己犹太人的身份,但他却毫不掩饰自己的犹太信仰,为此不惜被学校里的基督徒恶霸欺负。可能是这样的成长环境,我们纵观特特的一生会发现,他的一生都在战斗。
特特与凯利是好朋友,但两人的性格是截然相反的,如果说凯利如水一般温柔,特特则是如火那般旺盛。
ce024e3d4bc43539f239be8d9633e829.png

1831年,特特前往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读书,但由于生了一场大病,他只好暂停学业。他23岁那年参加了一场数学荣誉学位考试,并获得了第二名的成绩。尽管他没有夺得冠军,但从今后的发展轨迹看,他将第一名已经远远甩在了身后。
和哈密顿一样,特特是数学家中文学学的最好的那一个,他也曾写过不少诗,有些还发表过。或许,诗中的韵律与数学的逻辑一样,对于某些人来说都充满了魅力,等着这些好奇的人去挖掘,去探索。
如果没有成为一名数学家,或许特特会成为一名文学家。虽然我具体没有看过他和哈密顿的文学成就,但根据有限的材料来看,特特比哈密顿专业。
1838年,就在鸦片战争的前夜,这一年,特特24岁,他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全职工作,在伦敦大学学校担任自然科学的教授。与凯利不同的是,似乎特特是一个不安分的小青年一样,两年后,他放弃了自己的教书职业,不过幸运的是,他被选为了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
1841年,特特离开了英国,前往美国担任弗吉利亚大学的数学教授,也许是他觉得,这一块新生的地方会有着更多的发展机会。
然而,特特的性格让他在美国的日子一开始就碰了墙壁,可能是他的一名学生嘲笑了他,或是侮辱了他,特特非常生气,他想让学校为他做主,但学校拒绝惩罚那位学生。一怒之下,特特将辞职报告拍在了弗吉利亚大学的脸上。
失去了大学教授的职位,特特开始寻找其他出路,在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都拒绝了他的简历后,他黯然神伤,回到了英国。
或许是同行之间的小道消息,让特特在教授群体中不受待见。回到英国后,他找了一个保险精算师的职业,这对他来讲或许是小菜一碟,但精算师的职业未免也太小看了这位天才数学家。
工作之余,他私下里招收了几名学生,有意思的是,其中有一名女学生,她就是世界上第一位真正的女护士——南丁格尔。
d5d20cf3530bd65344081955fd910774.png

可能是保险精算师的职业让他异常烦躁,他在1846年的时候,决定从事法律并于4年后获得了律师资格。这一年,他已经36岁了。
或许是与凯莱同样从事着律师的职业(凯莱比特特小7岁),他俩认识了,而后开始了密友之路,经常一起探讨不变量理论。
当凯莱在一边顺风顺水过着他的人生时,特特却依旧在不停选择自己的道路。他在40岁的时候申请在伍利奇的皇家军事科学院的数学教授的职位,与此同时,他还申请了伦敦格雷沙姆学院的另一个职位。尽管他在面试的时候非常棒,但都没有被录取。
就在特特再次陷入绝望的时候,黎明的曙光来了。原来呀,之前获胜的伍利奇的候选人的命不好,于第二年就去世了,因此特特才算有了一个机会。他拿着不算丰厚的薪酬,继续开始了自己的教书生涯。
特特在伍利奇科学院数学教授的位置上坐了16年之久,当他56岁的时候,他因为年龄太大被迫退休了。实际上这是不公平的,这种官僚作风使得特特很生气,他据理力争,保住了自己的津贴。
退休之后的特特似乎过得比以往安逸,他住在伦敦,不断写诗,似乎放弃了自己的数学研究。1870年,他出版了一本小册子,是有关于自己诗的。不过6年之后,他62岁的时候,又再度燃起了对数学的热情。
1875年,约翰斯·霍普金斯建立了当今美国第一流的霍普金斯大学,特特非常好运地再次漂洋过海,来到了美国,开始继续他的数学之路,他被聘请为霍普金斯大学的数学教授。
754a8c094826f3ea332ceddd397d5381.png

特特的薪酬在当时来讲都是可观的,一年5000美元,他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条件,这些都得用黄金来支付。可能是他担心通货膨胀,不过更有可能,他之前被英国佬的抠门与小气所震惊到了。
在霍普金斯的这几年,是特特最为安稳,也最幸福的时光。相对来讲,美国人比英国人大气,正如拿破仑所言:“英国是一个小店主的国家。”
在一次演讲中,特特表达了他一直以来想做的事,实际上他也一直在做,简单来讲就是关于代数的精神,他说:“物理学家们的一项主要工作,是确定每一种化学物质光谱中固定的谱线。一大批数学家的目的和目标,是找出这些代数形式的基本导出形式,它们称为共变式以及这些代数形式的不变量。”
特特非常感谢这个给了他幸福快乐日子的美国。尽管如今的美国受人诟病,颇有一番人间地狱的场景。但当时的美国正处于它的成长期,开放而包容,吸引了无数来自全球各地的精英与人才。
1878年,特特创办了《美国数学杂志》,这本杂志无疑让美国的落后数学提到了空前的提升。
1883年,牛津大学的一位数学教授去世,于是年迈的特特受到了邀请。特特接受了邀请,离开了美国,让他的同事们感到非常遗憾。至于特特为啥要回到那个给他带来很多伤痛的英国,具体原因不明,可能是因为想家了。
回到牛津大学后,特特以一种崭新的数学理论,也就是微分不变量来教授他的学生。
4534aa1c9a20b042d6706238d67bc500.png

沧桑易老,繁华不再,就算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天才,也难以对抗时间的流逝。特特慢慢地老了,视力变得模糊。他晚年对哥德巴赫猜想提起了兴趣,但留给他的时间显然不多了。
1897年3月初,他突然瘫痪了,失去了语言能力,似乎这是死神即将前来的前兆。3月15日,特特去世,享年83岁。
数学家们无疑是幸运的,除去几个自己作死或不可抗力之外的原因外,几乎每个数学家都很长寿。他们的大脑不会因为年老而迟钝,至今,我还从未见过一个数学家或物理学家得过阿尔兹海默症。
也许,多动动大脑,可以预防痴呆吧。
特特一生都没有结婚,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确热爱我的学科。”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事业。
牛顿与莱布尼茨给西尔维斯特点了个大大的赞。


         

上一篇:凯莱:富二代数学家,一生不知金钱为何物,论文等身
下一篇:魏尔斯特拉斯:封印微积分,在此一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