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简体 繁體

     

[西游记] 《西游记》交流笔记5:沙和尚形象的演变

[复制链接]
查看795 | 回复0 | 2023-7-16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需单独注册,微信一键永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前情提要】:

       此篇内容来自于2021年2月3日不确定uncertain在《西游记》交流会中的word,题目是“沙和尚形象的演变”。因本篇内容是从word讲稿大纲上转化来的,没有主讲人的讲述,内容可能显得逻辑性不强。因此与其将本篇内容看作是一篇文章,不如将其视为大纲+相关资料的梳理,诚盼能对爱好者有所帮助~

       ps:参考材料见篇末~


                                                   一、文学作品


(一)《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3bd221b35afd504150ea95996ff67817.png

051ce73d2af98b6ea98cea6e7c197e08.png

1.原文: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从此已去,即莫贺延啧,长八百余里,古日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刁伙草。是时顾影唯一,心但念观音菩萨及《般若心经》。初,法师在蜀,见一病人,身疮臭秽,衣服破污,憨将向寺施与衣服饮食之直。病者惭愧,乃授法师此《经》,因常诵习。至沙河间,逢诸恶鬼,奇状异类,绕人前后,虽念观音不得全去,即诵此《经》,发声皆散,在危获济,实所凭焉。
2.解释:莫贺延碛,在伊州(今新疆哈密)东南,现称“哈顺戈壁”。(《西游记》把它改成了汹涌澎湃的流沙河,沙和尚在流沙河等待玄奘的故事。)在沙河时,唐僧凭借《般若心经》屡次度过危难。


(二)《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1.原文:

深沙(神)云:“项下是和尚两度被我吃你,袋得枯骨在此。”和尚日:“你最无知。此回若不改过,教你一门灭绝!”深沙(神)合掌谢恩,伏蒙慈照。深沙(神)当时哮吼,教和尚莫敬〔惊〕。只见红尘隐隐,白雪纷纷,良久,一时三五道火裂,深沙衰衰〔滚滚〕,雷声喊喊,遥望一道金桥,两边银线,尽是深沙神,身长三丈,将两手托定;师行七人,便从金桥上过过了。

深沙神合掌相送。法师日:“谢汝心力。我回东土,奉答前恩。从今去更莫作罪。”两岸骨肉,合掌顶礼,唱嗒连声。

一堕深沙五百春,浑家眷属受灾殃。金桥手托从师过,乞荐幽神化却身。”

2.《诗话》和百回本《西游记》的相关点:弱水,流沙;深沙神,沙和尚。一堕,被贬。“金桥”、“两岸”云云,似乎说那“深沙”是条无边无际的弱水,深沙神乃“深沙河”水怪;而“红尘隐隐”、“深沙滚滚”云云,又分明说那“深沙”是片极目千里的沙漠,深沙神乃“深沙河”恶煞。


(三)杨景贤《西游记杂剧》


1.原文(《西游记杂剧第三本第十一出《行者除妖》):

〔和尚挂枯镂上云〕恒河沙上不通船,独霸蒿师八万年;血人为饮肝人食,不怕神明不怕天。小圣生为水怪,长作河神,不奉玉皇诏旨,不依释老禅规;怒则风生,愁则雨到,喜则驾雾腾云,闲则搬沙弄水;人骨若高山,人血如河水,人命若流沙,人魂若饿鬼。有一僧人,发愿要去西天取经。你怎么能够过得我这沙河去?那厮九世为僧,被我吃他九遭,九个骼镂尚在我的脖项上。我的愿心,只求得道的人;我吃一百个,诸神不能及;恰吃得九个,少我的多哩。看什人来者?〔行者上云〕渡船!渡船!〔沙和尚云〕又是个合死的来者。〔行者云〕你姓什么?〔沙和尚云〕我姓沙。〔行者云〕我认得你,你是回回人河里沙。〔沙和尚云〕你怎么知道?〔行者云〕你嘴脸有些相似。〔沙拿行者咬科〕。

“非是妖怪,乃玉皇殿前卷帘大将军带酒思凡,罚在此河.推沙受罪。”(成为唐僧弟子后,仍然“色情未泯”,路经女儿国时还曾偷偷与宫女搞事情)

2.“河里沙”的身份有争议:一是河里的水怪、秃头秃脑像河里的王八;二是“阿里沙”实有其人的回族僧人。


(四)百回本《西游记》

原文(百回本《西游记》第八回“我佛造经傳極樂,观音奉旨上长安”):

“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顽耍。这去,但恐取经人不得到此,却不是反误了我的前程也?”

“我不是妖邪,我是灵霄殿下侍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故此这般苦恼。没奈何,饥寒难忍,三二日间,出波涛寻一个行人食用;不期今日无知,冲撞了大慈菩萨。”



                                             二、演变流程总结


1.《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漠。

2.《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沙漠,深沙神,2个骷髅,金桥银线,被唐僧降服,下堕。

3.杨景贤《西游记杂剧》:弱水水怪,九个骷髅,被孙悟空降服,带酒思凡歌颂玉帝,二弟子。

4.百回本《西游记》:弱水水怪,九个骷髅,葫芦法船,被观音菩萨降服,打碎玻璃盏讽刺玉帝,三弟子。

f21a120acf8cb2bf2fe7fde77cbfec3e.jpeg

不确定uncertain制作

ps:无名氏《清源妙道显圣真君一了真人护国枯民忠孝二郎宝卷》:沙和尚第一次成为三弟子(刊刻时间比世本早三十年)


(一)为什么要由二弟子变成三弟子?

       

       孙悟空和猪八戒是天造地设的搭档(性情形态相反,戏剧张力增加),取经故事日益演化为孙悟空的个人英雄传奇,猪八戒为主要助手,沙和尚表演机会就少了。


(二)这些变化体现了什么?


1.佛道二教思想的争雄和圆融:服食采补(道教);累世修行(佛教)。“由道入释”佛道二教思想的争雄和融合在人物塑造上的深层反映。

2.唐僧在取经中的作用日益减弱,孙悟空日益增强,观音日益成为取经队伍的直接组织者和实际领导者。

3.可能《西游记》故事在河洛地区的传播,有将沙漠改为弱水的需要。

4.取经诗话中的五位小法师有待于神魔化,再加上深沙神对于情节结构有很大的作用。(猴行者向导,沙和尚服侍)



                                                    三、影视剧


20世纪没有以沙僧为主角的影视作品,所以挑了几个经典的或有意思的作品一笔带过地讲述下。

1.日本《西游记》电视剧:沙僧是个小河童。

04e026f0bf3b4df6da6a72379785908a.png

e6c9f36ed6dba35e86a7eed8a891b364.png

(hhhhh不带讽刺地觉得这个造型有、、搞笑)

2.1986年央视《西游记》:沙僧质朴憨厚,忠勇双全。

1b0a2eb6f1add0d1f65770b51b62c5d6.png

3.《大话西游》:毫不起眼,是一个猥琐的山寨小弟。


d90988db4bb0255362b4e6817efb525a.png




                                                  四、网络小说

总体变化方向:

师徒情感的变化的方向:师徒真情——合作伙伴关系。

主题的变化方向:追求真经——游戏。

1.林长治《沙僧日记》

15bfbd783db2a42a3ad0b9b6c08e1fd8.png

       《沙僧日记》是一个后现代爆笑文学作品,借助沙僧的口吻,用日记的形式把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发生的故事组合成各种搞笑的片段,整体文字更加偏向于轻松搞笑。作者一开始写这个作品主要是为了自娱自乐,让人们排解压力,《沙僧日记》融合了现代的笑料,通篇当中存在黑色幽默,有人觉得《沙僧日记》和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在无厘头的搞笑幽默有部分类似。

2.明白人《唐僧传》

489958073a784e0475bc5e7eb817206f.png

f6026dead5134810e91cb5efff6f5654.png

       《唐僧传》写的是唐僧的三次“西游记”,第一次是取经之旅,第二次是欲望之旅,第三次是反思之旅。在经典《西游记》中,唐僧是师傅,而在《唐僧传》中,他成了被启蒙的对象,如唐僧说:“如何生活,我还得向几个徒弟学习呢”。经典《西游记》的目的是获取真经,而《唐僧传》第三部的目的则是寻找“人间烟火”。如唐僧在刘伯钦家感叹“肉食的博大精深”,破了荤戒。在高老庄,见到猪八戒的妻子和两个儿子,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天伦之乐!”,紧接着三个徒弟为唐僧制定了生子计划。

       《唐僧传》第三部讲述的是当唐僧59岁时,带着三个徒弟重游取经之路,经不住物欲的诱惑,终于破了荤戒、酒戒、色戒、杀戒,如来骂唐僧晚节不保,取消了他的佛的封号的故事。可以说第三部是师徒四人的破戒之旅,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肉欲化的倾向。师徒四人到盘丝洞中去怀想,唐僧想在里面睡上一觉。沙和尚则认为:“没有妖精了,真没劲!”唐僧梦中与蜘蛛精七妹相会,与七妹有了梦中云雨,“泄了真阳”。

(2)世俗化的倾向。当师徒四人在小雷音寺遇险的时候,唐僧让悟空先打听妖怪的出身,悟空说:“他原来是东来老祖殿前的黄眉童儿”,唐僧称之为“名门正派”,要悟空“谨慎处理,照顾一下老祖德面子”。

(3)游戏化的倾向。唐僧感慨:“孙悟空有几百年没来看我了。西天路上,我这徒弟曾无数次救过我的命。我们没想到那是游戏,我们如此投入,抱头痛哭,相对嬉笑,但直到结局才明白,一切原来都是虚幻。取经路上的一切山,一切水,一切妖魔鬼怪,都是如来设的障眼法。”唐僧认为这些难都“既然是例行公事,我们也就来个逢场作戏!”

3.今何在《悟空传》

5c04ae8d49ea67ada44ec1e661467b7f.png

       《悟空传》更像是一种严肃文学,作者用一种充满哲理的写作方法,描写了不同人物的内心活动,脱胎于《西游记》的故事,但与西游记截然不同。《悟空传》的文笔要更加生动,在读故事的时候也能够带入读者深刻的思考,尤其是很多经典语言。《悟空传》通篇更加有哲理,他的受众层面要更广。此外,有很多流行的经典语句,如“大圣此去,意欲何为?”“踏南天,碎凌霄”。“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悟空传》是给那些梦想将要破灭却还使劲挣扎着的人的故事。关于沙和尚的部分,在《悟空传》中,沙和尚忠于玉帝,五百年前打破了殿前的琉璃灯,往后五百年,老沙勤勤恳恳,辛辛苦苦地拼凑琉璃灯,好再圆一圆那个美梦沙悟净的琉璃盏还差最后一块碎片时,终于快凑齐了所有碎片,可这又能如何?这不过是500年来被西王母设下的骗局。他骗了自己500年,却再也骗不下去了。沙僧在费劲地将琉璃盏拼全之后,却发现自己拼命守护的东西,对大人物来说不值一提。最后也不甘于被摆布而奋起抗争。


【参考材料】:

[1]张锦池.论沙和尚形象的演化[J].文学遗产,1996(03):97-107.
[2]钟婴.说沙僧[J].杭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01):76-83.
[3]孙书文.解构:网络时代传统文学经典的“命运”——以《西游记》的网络改编为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03):85-90.
[4]王彬. 《西游记》师徒四人形象及其现代意义[D].延边大学,2007.
[5]郑艳玲.影像对文字的多面解读——关于《西游记》影视改编的思考[J].电影评介,2008(03):24-25.
[6]延荣. 《西游记》影视改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7]刘雪梅. 论20世纪《西游记》影视剧改编及价值实现[D].山东大学,2009.



作者:不确定uncertain

编辑:不确定uncertain



欢迎大家关注读不懂书屋和b站up主以梦为鹿515~

若想进“读不懂”交流会大群或每个交流会的小群,

请联系微信号:13436997669(拥抱不确定)



上一篇:《西游记》交流笔记4:唐僧形象的演变
下一篇:《西游记》交流笔记6:猪八戒形象的原型及演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