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单独注册,微信一键永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上期的分享中,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生物可降解塑料,对当前我国推广应用生物可降解塑料存在哪些难点,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期文章聚焦于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回收处置问题,以及消费者对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认知,并通过以下四个问答展开:
公众对生物可降解塑料认识不足有哪些影响? 生物可降解塑料使用后,该怎么处置? 生物可降解塑料对普通塑料的回收有什么影响? 为使生物可降解塑料得到妥善处置,目前我国的垃圾分类管理系统还需补足哪些短板?
报告封面 图 | 摆脱塑缚
提问 Qustions& 解答 Answers
04 公众对生物可降解塑料 认识不足有哪些影响?
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和普通塑料产品在外观上非常相似。一项超过 2000 名公众参与的生物可降解塑料认知调查显示,愈半数公众反映他们不懂得如何辨认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有关标志,也因此难以区分哪些是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当一个塑料产品宣称其可生物降解,并不意味着该产品能够在短时间内在任意环境中完全降解。换句话说,“生物可降解”应该始终和明确的降解时间、降解环境联系在一起。该调查发现,仅有 20%左右的公众能够明确指出,生物可降解塑料并不是置于自然环境中就能完全降解消失。另一项研究表明,当消费者得知多数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需要在工业堆肥①条件下才能完全降解时,他们感到“震惊和失望”。[13]
例如,奥地利认证机构 TÜV AUSTRIA 就对 可家庭堆肥和可工业堆肥的标志有所区分。
适用家庭堆肥环境降解的可堆肥塑料标志 图 | TÜV AUSTRIA
适用工业堆肥环境降解的可堆肥塑料标志 图 | TÜV AUSTRIA
由此可见,如若当前推广使用生物可降解塑料,极可能出现多数公众因高估其生物降解性能,将此类产品随意弃置于自然环境的情况。一项关于年轻人乱扔垃圾行为的研究证明,生物可降解塑料是个人处理垃圾不当的原因之一。[14]
生物可降解塑料和其他可回收物一样,在使用后是需要被分类回收的。生物可降解塑料认知调查显示,多数调查对象支持各地应在具备相应的回收处置能力之后,再推广使用这种材料。
①因为有较高温等可控条件,工业堆肥比家庭堆肥更有利于实现降解。
05 生物可降解塑料使用后,该怎么处置?
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最终降解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通常需要在堆肥设施中才能完成降解。目前我国城市的堆肥设施建设和垃圾分类体系不够完善,生物可降解塑料难以发挥作用。[15]
从国际经验来看,垃圾堆肥厂对于要不要接收可堆肥塑料也有所顾虑,比如:可堆肥塑料废弃物会不会对堆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如何保证可堆肥塑料废弃物中不掺进其他不可堆肥的材料;即使是已遵照执行相关标准的可堆肥产品,是否就能符合堆肥厂的现实情况(因为各地堆肥厂的堆肥条件略有差异)。试看挪威,该国已经有 75%的人口做到对厨余垃圾单独分类,处理厨余垃圾的工业堆肥厂有 15-20 家,但其中只有 3 家接受可堆肥塑料产品。[16]
如果垃圾堆肥厂不接收可堆肥塑料,那么这种材料还能怎么处理呢?在挪威,大多数生物可降解和可堆肥包装被送往了焚烧厂。但将这类材料当做一般的其他垃圾送往填埋或焚烧处理,则使材料失去其“生物可降解”的价值与意义,并带来其他不利环境的影响。因此,从现实情况来看,生物可降解塑料使用后将其送往堆肥厂处理的设想,也面临不少挑战。
06 生物可降解塑料对普通塑料 的回收有什么影响?
如果在普通(不可降解)塑料的回收流程中混入了生物可降解塑料,可以导致回收产品的质量下降或耐久性变差。
例如,混入重量超过 3% 的聚乳酸①,会降低回收的聚丙烯②的机械性能。虽然可以使用现代技术识别不同的塑料材料,但现实操作中很难实现 100%的正确分选。[13]因此,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应标示产品废弃后如何分类投放。
对于塑料回收物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影响,以及混入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比例不高于多少是可接受的,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不同研究的结果差异很大,且这类研究多由利益相关者开展,难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值得担忧的是,如果回收再加工塑料(即再生塑料)的需求方,对回收材料中生物可降解成分带来的不确定性有所顾虑,就可能影响再生塑料市场的发展。
成堆的塑料垃圾被回收至处理厂 图 | 图虫
①一种新型生物可降解塑料。 ②一种广泛使用的普通塑料。
07 为使生物可降解塑料得到妥善处置,目前我 国的垃圾分类管理系统还需补足哪些短板? 生物可降解塑料通常需在堆肥环境中才能完全降解,因此,一般认为堆肥厂是此类材料的理想归宿。然而,我国的有机垃圾处置基础设施建设尚且薄弱,当前仅有部分大中城市存在少量堆肥处理企业。数据显示十几年来,我国的无害化堆肥处理厂数目不增反减,这可能与城市垃圾混合堆放情况普遍,有机垃圾分离成本高,堆肥企业利润低有关。[17]
生物可降解塑料等生物废物的处置方式 图 | 摆脱塑缚 来源:欧盟第七框架计划(FP7)的OPEN-BIO项目
从上海开始,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或正在出台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预计到 2020 年年底,46 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但目前,各地的垃圾分类质量仍不高,废弃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应该归到哪类垃圾,也未有明确规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入生物可降解塑料难以保证其能够得到妥善的分类收集与处置。
更多问答请查看下方链接
参考文献
[1]Joel F R.Polymer Science &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to polymer science[M].New Jersey rentice Hall PTR Inc,1995:4-9. [2]Konigin Astridlaan.Plastics - the Facts 2019[R].Wemmel lasticsEurope,2019. [4]Worm B,Lotze H K,Jubinville I,et al.Plastic as a persistent marine pollutant[J].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2017,42:1-26. [5]Albertsson A C,Andersson S O,Karlsson S.The mechanism of biodegradation of polyethylene[J].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1987,18(1):73-87. [6]Shah A,Hasan F,Hameed A,et al.Biological degradation of plastics:a comprehensive review[J].Biotechnol Adv,2008,26(3):246-265. [7]Crippa M,De Wilde B,Koopmans R,et al.A circular economy for plastics: Insights from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to inform policy and funding decisions[J].2019. [8]赵明.“生物降解塑料”新认识[J].玻璃纤维,2018,(06):44-46. [9]ASTM D6400-19.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Labeling of Plastics Designed to be Aerobically Composted in Municipal or Industrial Facilities[S].West Conshohocken,PA:ASTM International,2019. [10]Browne M A,Dissanayake A,Galloway T S,et al.Ingested microscopic plastic translocates to the circulatory system of the mussel, Mytilus edulis (L.) [J].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8,42(13):5026-5031. [11]魏晓晓,张梅,李琴梅,刘伟丽,沈上圯,董海峰.生物降解塑料国内外标准概况[J].标准科学,2016(11):58-64. [12]焦建,钟宇科,焦蒨,熊凯,徐依斌,麦堪成.国内外可堆肥降解塑料评价标准及认证体系现状[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3,42(04):48-52. [13]Haider T P,Volker C,Kramm J,et al.Plastics of the Future? The Impact of Biodegradable Polymer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on Society[J].Angew Chem Int Ed Engl,2019,58(1):50-62. [14]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Biodegradable Plastics and Marine Litter. Misconceptions, concerns and impacts on marine environments[EB/OL]:2015. [15]陆海旭.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化学工业,2016,34(03):7-14. [16]Simon Hann, Rosy Scholes.Bio-Based and Biodegradable Plastics: An Assessment of the Value Chain for Bio-Based and Biodegradable Plastics in Norway[R].Norway:Eunomia,2019. [17]胡新军,张敏,余俊锋,张古忍.中国餐厨垃圾处理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生态学报,2012,32(14):75-84. [18]American Chemistry Council.Plastics-Landfilling FAQs[EB/OL].plastics.americanchemistry.com/Landfilling-FAQs/. [19]Hudgins M. Aerobic landfill studies from the USA;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 Conf Solid Waste,F,1999[C]. [20]Ren X. Biodegradable plastics: a solution or a challenge?[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3,11(1):27-40. [21]Ghosh S K,Pal S,Ray S.Study of microbes having potentiality for biodegradation of plastics[J].Environ Sci Pollut Res Int,2013,20(7):4339-4355. [22]Van Den Oever M,Molenveld K,Van Der Zee M,et al.Bio-based and biodegradable plastics: facts and figures: focus on food packaging in the Netherlands[M].Wageningen Food & Biobased Research,2017. [23]Reimer V,Künkel A,Philipp S.Bio - Sense or Nonsense[J].Kunststoffe international,2008.
- End - 感谢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阿拉善SEE)提供资金支持。本文内容及意见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与阿拉善SEE的立场或政策无关。
编辑:摆脱塑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