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简体 繁體

     

[自伤杀干预] 对与自杀者密切接触者的干预

[复制链接]
查看270 | 回复0 | 2022-7-1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需单独注册,微信一键永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自杀行为一旦付诸实践,小到家庭,大到组织和社会,都会受到影响。每年大约有150万人因家人或朋友的自杀而出现长期且严重的心理创伤。自杀给自杀者身边的人带来的不仅仅是痛苦和悲伤,还有内疚、后悔、自责、孤独等情感,他们甚至还会相互指责、埋怨,“你为什么没有早一点发现异常情况”“你和他关系这么好,你不可能没有察觉”。

与自杀密切接触者,他们可能还会受到舆论的不良影响,如被指责、责怪、歧视等,往往会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认知障碍等,具有较高的自杀危险性,很容易被忽视,危机干预工作者需要帮助其顺利度过哀伤期。


640


一,进行安抚陪伴,建立信任关系


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有些人在丧失亲人六个月之后才出现复杂、持续的哀伤症状,也有些人会立即出现急性症状,并持续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随之,重度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会接踵而来,更不幸的是,他们还有更强的自杀意念和更高的自杀风险。


Altmaier(2011)提出,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来访者和心理治疗师之间的关系能直接影响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程度。所以,在对与自杀密切接触者进行危机干预的初期,目标就是要建立信任关系。



如何建立信任关系?


首先要在他们听到死讯之后,陪伴在他们的身边。自杀者让父母失去了儿子或女儿、丈夫或妻子失去了配偶、孩子失去了父亲或母亲,也让同事失去了并肩工作的伙伴,他们的内心此时此刻是十分痛苦的,同时也无法接受自杀者离去的噩耗。


其次,危机干预工作者要鼓励他们用言语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甚至哭泣都是可以的,要给他们提供适当的宣泄机会,有助于疏导他们内心极度压抑的负性情绪和想跟随逝者而去的强烈自我毁灭的念头。


要告诉他们遇到这样的事情,悲伤和痛苦是正常的反应,压抑自己的情感反而会因时间的流逝使这种情感变得强烈而具有破坏性,采用能让人接受的话语,如“很抱歉,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你当下的心情,但是我会一直在这里陪着你,只要你愿意和我诉说,我都会在这里倾听你的故事”“不要害怕,大家都很关心你,会一直在你身边陪着你”。


最后,当他们真正敞开心扉向危机干预工作者倾诉的时候,危机干预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倾听,并且适时地对他们表示支持、理解,哪怕是一个眼神或一个拥抱,都能让他们从心里感受到温暖,增加他们内心的安全感,适当引导他们,勇于面对现实,努力学会坚强。帮助与自杀密切接触者接受、面对失去家人、朋友的现实,这是成功干预的第一步。


640

二,进行心理干预,建立社会支持


自杀事件发生之后,无论是自杀未遂还是自杀死亡,都会给身边的朋友、同事、亲人等与其密切接触的人造成负性影响,可能进一步引发这些人的急性应激障碍(AS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继而会出现自杀行为,所以危机干预工作者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构成人可持续发展总能力的五大系统——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中,社会支持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力和心理健康。


20世纪70年代,Raschke提出,社会支持指的是人们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通过与自杀密切接触者身边的亲人、领导、同事,社会上的团体及社区,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建立的社会支持可以减轻他们的应激反应,缓解紧张情绪,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1)干预者应嘱咐自杀密切接触者的朋友和家人,时常陪伴在他们身旁,最好可以轻轻握着他们的手或进行一些其他的身体接触,随时准备施以援手,让他们明白自己并不是在孤军奋战,有人陪着自己,不要过度沉浸在对死者逝去的悲伤中,要尝试用新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


(2)干预者应建立紧急心理援助体系,为与自杀密切接触者提供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可以24小时进行在线援助服务。


(3)干预者应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遵循“四不”原则——不渲染、不议论、不扩散、不评判,尽可能减少外界的负性言论,缩小知悉范围。干预者要教育他们珍惜美好生活,一切要往前看,携手渡过危机,防止有人盲目效仿,导致自杀发生“传染”。


(4)干预者应以社区为单位,成立各种自助组织,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危机过后带来的不良后果,给死者的亲友建立支持体系,减少孤独感和失落感,帮助他们重新回归正常生活。总之,与自杀密切接触者对社会支持的满意度越高,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的概率就越小,发生自杀的危险性也就越小。


640

三,运用哀伤辅导,重建新的希望


哀伤就是一个人在面对丧失时出现的一系列身心反应和状况,它是每个人在面对丧失时都会出现的反应。弗洛伊德曾经指出,哀伤就是对失去的一种纪念,但是如果哀伤过于强烈或者持续时间过长,且得不到及时干预,会对人的情绪和身体造成严重影响。


哀伤辅导主要是针对近期丧失亲人的人,干预者协助他们健康地完成哀悼的任务,帮助他们完成哀伤的分离冲突,以增加他们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的能力。对当事人(与死者密切接触者)进行哀伤辅导能够让他们走出悲痛,重新生活。


(1)要让当事人面对现实,坦然接受。

当自杀事件发生之后,当事人(与死者密切接触者)回避甚至会否认这个事实,他们不接受与自己亲密的人离去的现实,表现出明显的防御机制,危机干预工作者要逐渐引导他们卸下防御,面对并接受现实。


(2)干预者要使当事人重现回忆,释放哀伤。

通过放松治疗让当事人在放松的状态下进入回忆,引导他们回忆是什么时候得知的噩耗?当时自己在哪里?正在做什么?听到消息的那一刻身体是什么反应?心理上又有什么反应?告诉他们,遇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结合空椅子技术、安全岛技术和保险箱技术,让当事人(与死者密切接触者)发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当事人(与死者密切接触者)可能会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而哭泣,这是释放哀伤的一种方式。


(3)举行告别仪式,完成分离,重建希望。

自杀事件发生后,与自杀者关系密切的家人、朋友、同事有必要举行仪式告别逝者,以表达怀念与尊重。可以通过写信、追悼、祭奠等形式,让他们得到释怀,接纳事实,完成与死者健康地分离,重燃希望,感悟到只有自己好好活下去,才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


(4)干预者应对当事人进行后续追踪,定期回访。

经过心理危机干预之后,大部分人的哀伤情绪趋于正常,能够回归到正常的工作、训练和学习之中,但值得注意的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有时会潜伏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会爆发,所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要贯穿始终,干预者应对他们进行后续追踪和定期回访,特别是在死者的忌日、纪念日、生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干预者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640

微信公众号 | @Later Life 自伤干预
知乎 | @Later Life
Bilibili | @Later Life 自伤干预
文章采用《自杀心理危机干预》内的章节节选(侵删)
审核:亦非、大梨、Angelo、土豆
排版:陈劲松
图片:Later Life成员
音频:莫名
读者审核:赵格


上一篇:对自杀危机现场的干预应该怎样做?
下一篇:对自杀现场目击者的干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