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及两栖纲
野生动物:生存于自然状态,虽短期驯养但未产生进化变异特点:①国有性②对环境依赖性③分散性④不占用专门的土地⑤可更新性⑥用途广泛性价值:①观赏价值②文化美学价值③科学价值④生态价值“三有”名录:两栖纲291种,哺乳纲88种,鸟纲707种,爬行纲395种相关保护组织: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CWCA),生物多样性委员会(CITE) 两栖纲:蠕虫形(无足目):体细长,无四肢,尾短或无尾,穴居生活蝾螈形(有尾目):体呈圆筒形,有四肢,有尾(发达)蛙形(无尾目):身体粗短,有四肢,无尾部,陆栖生活皮肤特征:皮肤裸露,富于腺体 适应性:1.辅助呼吸2.保持湿润,调节体温3.形成保护色 不完善性:不利于保存水分骨骼:适应性:1.出现五指型附肢2.脊柱分化为颈椎,躯椎,荐椎和尾椎(颈椎和荐椎为陆生动物特点) 不完善性:1.五指型附肢发育不完善2.颈椎一枚荐椎一枚常用名词:背侧褶:在背部两侧一般起自眼后伸达胯部的一对纵行皮肤腺隆起 代表:金线蛙瘰粒:皮肤上排列不规则,分散或密集而表面较粗糙的大隆起 代表:中华大蟾蜍肤褶:皮肤表面略微增厚而形成的分散的细褶 代表:大鲵疣粒:较之瘰粒要小的光滑隆起 代表:棘胸蛙有尾目:尾发达,有些具侧线,终生水栖(少数变态后离水栖于陆地)大鲵:1.体型较大灰褐色,体表光滑2.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侧扁 3.口大眼小,体两侧有肤褶4.前肢各具四指,后肢各具五指红瘰疣螈:1.体型小,以橙红色和黑色为主2.头背光滑,尾大而侧扁 3.前肢各具四指,后肢各具五指,体两侧各具一列圆球形瘰粒无尾目:1.成体无尾体短宽2.四肢发达,善跳(最高级)3.具有大而突的眼睛,舌游离中华大蟾蜍:1.体脊灰绿色2.背部皮肤粗糙布满瘰粒3.腹面乳黄色呈黑褐色花斑黑斑蛙:1.背侧褶明显,脊中央有浅色脊线2.四肢有横纹,体背及体侧有黑斑点3.腹面光滑无斑浅白色金线蛙:1.背侧褶明显棕黄色,脊中央无浅色脊线2.体背暗绿色,四肢有横纹,3.腹面光滑无斑金黄色
页:
[1]